當前階段,水產養殖密度高,水質污染大,鈣元素易缺乏,養殖動物蛻殼不遂、硬殼難的癥狀日益嚴重。對蝦養殖過程中出現的軟殼、蛻殼不遂和甲殼潰瘍等病癥,經研究發現,均與對蝦蛻殼有密切的關系,有些病因就是蛻殼后遺癥。因此,在現在的對蝦養殖池塘里,“補鈣”已經刻不容緩。
(一)藻類生長需要吸收Ca、Mg、P等元素。
Ca是植物細胞壁的重要組成部分,缺Ca會限制藻類的繁殖;Mg是葉綠素的重要成分,各種藻類都需要Mg。放苗前肥水,如水中缺Ca、Mg、P等元素,則藻類難以生長繁殖,導致肥水困難。因此,肥水前或肥水時要先對池水進行“補鈣”,應經常向池中施用一些以含鈣為主的補鈣肥水類產品。
(二)養殖生產用水要求有合適的硬度和合適的總堿度,因此水質和底質的養護與改良需要“補鈣”。
養殖用水的Ca、Mg含量合適,除了可以穩定水質和底質的PH值,增強水體的緩沖能力,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屬的毒性,并能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,加快有機物的分解礦化,從而加快植物營養物質的循環再生。因此,經常施用富含優質活性鈣的營養類產品如氨基糖苷鈣,對于肥水困難,搶救“倒藻”,修復水色,調理和改善各種危險水色、底質均有很好的效果。
(三)對蝦的整個生長過程都需要“補鈣”。
Ca是養殖動物骨骼、甲殼、鱗片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蛋白質的合成與代謝、碳水化合物的轉化、細胞的通透性、染色體的結構與功能等均有重要影響。對蝦的生長要通過不斷地蛻殼和硬殼來完成,因此需要從水體和飼料中吸收大量的鈣來滿足生長需要;集約化的養殖方式又常常使水體中的礦物質鹽含量嚴重不足。為解決鈣的溶解與吸收這兩個對“補鈣”至關重要的問題,必須人為地向蝦池中施用氨基糖苷鈣來完成。
(四)在對蝦養殖過程中常用的“補鈣”方法。
1、定期用改底立爽或清底安等改良底質環境,定期用氨基糖苷鈣拌料內服,一個療程連用3-5天。
2、在每次蛻殼前2-3天,用氨基糖苷鈣拌料,同時潑灑肽VC,補充能量和鈣質,確保部分蛻殼困難的蝦順利蛻殼,全池蝦得以同步生長。
3、每月對蝦蛻殼高峰期,用氨基糖苷鈣+肽VC全池潑灑,補充足夠的鈣能,以保證蝦得以健康地生長。
4、在對蝦出塘的前一天,用氨基糖苷鈣全池潑灑,確保對蝦的殼硬度,提高對蝦活力,讓蝦看起來更漂亮,提高對蝦的商品價值和運輸過程中的成活率。